|
延保服务商被集体诉讼
大量卖家数据安全受到威胁
同时,业内惊现新型敲诈套路
中国卖家被竞对坑20万!
延保服务商被联合起诉
从去年开始,卖家们能明显感觉到,跨境电商行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法律合规风险。最近,甚至连跨境延保服务商都开始被集体诉讼,导致无数商家被卷入数据安全风波。
近期美国Xcotton延保服务商集体诉讼案,在跨境行业闹得沸沸扬扬。Xcotton的母公司是一家开曼群岛公司,而其公司网站显示,其位于上海,提供跨境相关的“保险保护产品和服务” 。
本案的原告,则是以代表性原告(named plaintiff) ——Terry为代表的众多和他同样遭遇的消费者群体,其“打击面”可能会很大,或将一批卖家牵扯其中。
Xcotton案件的特殊性在于它牵连很广。作为为卖家提供增值服务的第三方平台,其合规缺失直接导致合作卖家的经营危机。
根据诉状,Xcotton未取得加州保险业务许可,违反《加州保险法》等法规,使得通过其销售延保服务的众多卖家面临数据披露、服务下架及品牌声誉受损等连锁风险
案件暴露了卖家对第三方服务商合规性审查的不足。即便自身无主观过错,也可能因合作伙伴的违规操作被卷入法律纠纷。
例如,法院可能强制卖家提交消费者订单和支付数据以配合调查,这不仅增加运营成本,还可能因数据跨境传输涉及隐私合规问题,进一步触发监管处罚。
所以,卖家在选择第三方服务商时,卖家需严格审查其业务资质、数据安全认证及合规记录,并在合同中明确责任划分条款。
卖家被竞对敲诈20万!
除了服务商“连坐”之外,还有一个新的卖家被竞对敲诈的案例也需要卖家高度重视。最近一国内卖家因未在欧盟及德国注册商标,该卖家日均百单的店铺遭遇同行抢注商标并勒索20万元。
其实,很多卖家的跨境电商知识产权布局都很薄弱。
而且,欧盟商标注册周期约4-6个月,而跨境电商产品迭代速度往往快于注册流程,给恶意抢注者留下操作空间。
上述案例的风险根源,其实就是跨境电商行业普遍存在的两大问题:
1.合规意识不足:
部分卖家重销量轻合规,忽视对第三方服务商资质、数据跨境规则、知识产权布局的主动审查。就比如在Xcotton案件中,卖家要是可以提前核实其保险业务牌照,或要求服务商提供合规承诺书,可大幅降低连带风险。
2.管理体系缺位:
许多企业未建立系统的合规流程,如数据分类分级、供应商尽职调查、知识产权风险预判等。
所以,卖家一定要强化第三方合作审查、完善知识产权全球布局。在遭遇恶意投诉时,可联合平台申诉或提起“确认不侵权之诉”。一旦涉及诉讼,在21天内积极应诉以避免缺席判决,同时定期转移账户资金降低冻结损失。
现在跨境电商的竞争不仅仅是流量、价格和销量这么简单了,合规也成了竞争要点。无论是数据安全还是知识产权保护都要重视起来!
附上跨境者创始人Alice Qian,重点做的圈子社群。
“跨境出海大卖群”
优质圈子,进群需要满足以下要求:
1.进群审核卖家身份,必须是运营三年以上或总年销售500w以上的卖家
2.要求进卖家群保持活跃,潜水超过七天会被自动踢出
3.禁止广告跟私加,发现踢群
进群的人都是目标一致,经历过风雨的伙伴。个人的力量有限,只要圈子大,再难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。
看着群里,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效率,比主流网站还要迅速;聊天热度只增不减。我越来越确信,跨境出海大卖圈的建立,是我最美好的决定~
——Alice Qian
期待你的
分享
点赞
在看
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