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阿里巴巴系
淘宝天猫推出“商家信用修复计划”
淘宝天猫针对因轻微违规被扣分的商家推出信用修复机制,商家可通过完成平台培训、提交整改报告等方式修复信用分(每季度限一次)。信用分恢复后,商家可重新参与平台促销活动。此举旨在降低中小商家经营门槛,提升平台生态活力。据内部测试,首批试点商家违规率下降28%,用户投诉减少19%。
1688升级“找工厂”智能匹配功能
1688平台上线AI智能匹配系统,采购商输入需求后,系统自动推荐符合资质的工厂,并生成包含产能、历史订单、信用评级等信息的对比报告。该功能覆盖50个细分行业,首批接入超20万家工厂,预计将采购效率提升30%以上。阿里巴巴表示,未来将引入区块链技术强化供应链溯源能力。
闲鱼推出“验货宝”付费鉴定服务
闲鱼联合第三方专业机构推出付费验货服务,覆盖手机、奢侈品、潮玩等品类,用户支付订单金额5%-10%的费用后,平台提供专业质检并出具电子报告。若鉴定为假货,平台先行赔付买家。数据显示,2024年闲鱼二手交易纠纷中,超60%涉及商品真伪争议,该服务或成解决痛点的关键举措。
京东
京东小时购接入顺丰同城配送
京东小时购宣布与顺丰同城达成合作,全国300个城市消费者下单后,可选择“特快送”服务,承诺30分钟至1小时送达,运费由京东补贴50%。该服务首批覆盖生鲜、医药、3C数码等高频品类,合作门店超5万家。京东物流CEO表示,此举是为应对美团闪购、抖音小时达的竞争压力。
京东云发布“AI智能客服3.0”
京东云推出新一代智能客服系统,支持多轮对话、方言识别及情绪分析功能,可自动处理80%以上常见问题咨询。系统已接入京东家电、数码等业务线,预计将人工客服成本降低40%,用户满意度提升15%。京东计划未来向第三方商家开放API接口,收取年费及按调用量计费。
七鲜超市启动“社区合伙人计划”
京东旗下生鲜超市七鲜宣布招募社区团长,用户可通过社群接龙预订商品,次日自提点提货。团长可获得订单金额5%佣金,并享受专属优惠券。该模式对标美团优选、多多买菜,但聚焦中高端生鲜品类,目标2025年覆盖200个重点社区,日均订单突破10万单。
抖音
抖音电商推出“品牌自播扶持计划”
抖音针对KA级品牌开放“零佣金入驻”政策,品牌自播直播间前3个月免平台服务费,且流量加权曝光。同时,平台引入虚拟主播技术,商家可创建AI数字人7×24小时直播。首批合作品牌包括欧莱雅、李宁等50个国内外品牌,预计带动GMV增长超20亿元。
严打“虚假比价”行为,下架违规商品超10万件
抖音电商开展“价格生态治理”专项行动,通过算法识别虚构原价、虚标折扣等行为,共下架违规商品10.3万件,处罚商家8600家。平台要求所有参与大促的商品需上传近30天成交价截图,违者封禁商品链接。此次行动后,家电、美妆类目投诉量下降37%。
视频号小店开通“跨境直邮”通道
视频号小店新增跨境商品入口,支持商家通过保税仓或直邮模式发货,覆盖美妆、母婴等品类。消费者下单后,商品从香港、广州保税仓发货,7日内达。平台对跨境商品收取15%技术服务费,低于天猫国际的20%,吸引中小商家入驻。
拼多多
“百亿补贴”升级至跨境品类
拼多多宣布将“百亿补贴”范围扩大至进口商品,涵盖美妆、保健品、奢侈品等,补贴力度最高达50%。例如,某款SK-II神仙水补贴后价格比免税店低12%。平台联合中免集团、深圳免税等供应商,并推出“假一赔十”保障。此举被视为对淘宝全球购、京东国际的直接挑战。
农产品上行“零佣金”政策延续
拼多多宣布继续免除农产品商家佣金,且对生鲜类目订单补贴物流费用(单笔最高补5元)。平台数据显示,2025年一季度农产品GMV同比增长45%,带动超1600万农户增收。此外,新增“助农直播”流量入口,主播带农产品带货可获额外奖励。
多多买菜上线“社区食堂”服务
多多买菜在20个城市试点“社区食堂”,用户可通过APP预订早餐、午餐,价格低于市场价30%。食堂由第三方餐饮商运营,平台提供供应链支持。该服务与美团优选的“便民生活站”形成竞争,但更聚焦老年用户群体,日均订单量已突破50万份。
快手
快手电商推出“闪电退款”服务
快手针对48小时内发货的商品开放“闪电退款”功能,消费者申请退款后无需等待商家确认,系统自动垫资退款。该服务覆盖90%以上SKU,商家需缴纳保证金(类目不同金额不等)以覆盖风险。数据显示,该功能使退货率降低18%,用户体验评分提升0.3分。
本地生活与顺丰合作“分钟级配送”
快手本地生活与顺丰同城合作,推出“30分钟极速达”服务,覆盖餐饮、鲜花、药品等品类。用户在直播间下单后,系统优先匹配顺丰骑手接单,超时赔付订单金额50%。首批试点城市为北京、上海、广州,合作商户超2万家。
封禁违规“校园贷”引流账号超2万个
快手开展“清朗校园”专项行动,重点打击诱导学生借贷、兜售三无产品的账号,共封禁违规账号2.1万个,下架相关视频15万条。平台要求涉及教育、金融类的内容需添加风险提示标签,并限制18岁以下用户观看相关直播。
行业监管动态
市场监管总局发布《直播营销合规指引》
文件明确要求直播间必须公示主播身份信息、商品退换货规则,并禁止虚构“全网最低价”“清仓特惠”等话术。违规直播间将被暂停流量推送,多次违规者纳入黑名单。该指引自4月1日起施行,已有超5万名主播完成合规培训。
网信办整治“大数据杀熟”,约谈8家平台
针对消费者投诉,国家网信办对淘宝、京东、拼多多等平台进行约谈,要求自查算法推荐机制,禁止基于用户画像的差异化定价。监管部门将抽查平台价格数据,违规者最高可处上一年度营业额5%罚款。
电商干货免费领,点击关注不迷路 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|